小农机里创辉煌 ——记区辉洋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辉
2021.09.30他励志创业、不断进取,创办了自己的企业;他从对农业机械制造一无所知的“门外汉”,成长为行家能手;他的公司已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4个发明专利、37个实用新型专利;他不忘初心、发展不忘履行社会责任……他就是商会会员单位区辉洋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辉。
工作中的陈辉
今年40岁的陈辉,2000年7月从徐州农校毕业后,进入上海一家韩资企业从事资财管理工作。初入职场的陈辉,勤奋好学、勤恳工作,工作能力和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。一年后,公司选派6名员工到韩国公司总部研修,陈辉积极报名接受选拔,并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被选中。
陈辉非常珍惜研修机会,更加努力提高自己。一年研修期满后,因工作需要,总部决定在派出的6人中留用2人延长研修期。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陈辉再次获得延长留用的机会,这一干就是7年。陈辉说,在国外工作的7年,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,为自己走上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2007年年底,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陈辉,面对父母亲的一再催促,尽管外籍主管一再挽留,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,回到了国内、回到了家乡三龙镇。婚礼办好后,在外漂泊多年的他有了扎根家乡、扎根农村,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的想法。陈辉虽然是农校毕业,但学的是文秘专业,因此他深知,要创业,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、要学的知识还很多。
他首先来到当时的三龙建平铝制品厂,从操作工、文员、仓库保管员做起,一干就是两年。陈辉的舅舅是原丰富播种机厂负责人,看到陈辉如此务实、吃得了苦,非常看好陈辉,有意培养他,让陈辉到厂里加盟管理团队。陈辉接受了舅舅的安排,但他仍然主动从一线员工做起,电焊、精加工、装配……短短两年时间,他一步一个脚印,从操作工、检验员、班长,一直做到车间主任、副厂长。陈辉说:“四年生产一线的锻炼,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”。
2011年11月份,他的舅舅因多种原因,有将企业转让的打算。在家人、朋友的支持鼓励下,陈辉筹资66万元,买下了舅舅的播种机厂,并变更企业名称为“大丰市辉洋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”。播种机厂原来只做农业机械的修理业务,效益一般,吃不饱也饿不死。陈辉接手后认识到,仅靠农机的修修补补,企业没有多大出路。企业要发展,必须要改革创新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结合周边驻丰农场多的现状,他果断决策,加大投资购买先进加工设备,生产适销对路的农机产品。
万事开头难。陈辉把研发的突破口放在小型播种机的研制上。为了早日出成品,他吃住在厂里,筹集资金、组织技术人员研发攻关、联系配套厂家、下田试验……吃尽千辛万苦,经过半年的努力,终于生产出第一台播种机,交付海丰农场使用后,一举成功,获得批量订单。
良好的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。陈辉坚持“以质量求生存、以信誉求发展”的经营理念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注重产品的实用性,与驻丰农场及新洋、滨淮、洪泽湖、海安等周边农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凭着过硬的品牌和质量、周到的售后服务,公司生产的二麦播种机、联合整地机等农机具产品始终供不应求。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稻精量穴播机还申请了国家专利,使用后增产效果明显。2020年9月,企业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中,获得“优秀企业”奖。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陈辉多次获得地方党委政府的表彰。他坚持做到不忘初心,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发展不忘履行社会责任,多次为家乡的修桥、修路贡献力量;响应地方政府号召,每年捐赠6000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;看到丰富小学学生食堂没有空调,他主动联系学校赠送2台空调;个人出资承担了丰富烈士陵园的保洁费用……
十年磨一剑,今朝更锋利。在创业的道路上奋斗了10年的陈辉,一路走来,有泪水、汗水,有挫折、退却,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。陈辉表示,创业,永远在路上,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,还要继续发扬不怕吃苦、拼搏争先的精神,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内抓管理、外拓市场,把企业做精做强,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,为大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